初中科学 - 第17页
- 1. 2008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。在抗凝冻过程中,工人在凝冻的道路上洒一种白色粉末后,冰雪开始融化了。小明想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,他取少量带回实验室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探究。他们查阅资料、请教老师后,知道白色粉末叫“化冰
- 2.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,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(铁架台、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).实验步骤如下:①按图连接装置,并检查气密性;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(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)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ag;③准确称得mg纯碱样品
- 3. 丁酸乙脂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,其密度为0. 87g/cm3,难溶于水,可与油类互溶。现取11.6g丁酸乙脂在氧气中完全燃烧,只产生26.4gCO2和10.8gH20。
- 4. 用质量分数为5%的稀盐酸和10%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,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:
- 5. 向含CuCl2和HCl的100 克混合溶液中,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%的NaOH溶液200克,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Cu(OH)2质量关系如图,据图回答:
- 6. 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,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,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。已知:NaHCO3+HCl=NaCl+H2O+CO2↑,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,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:
- 7. 海螵蛸是一味中药,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。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m的海螵蛸粉末,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。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,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1。 ②先打开止水夹,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,滴加盐
- 8. 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,因具有美丽花纹面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、内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。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,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。
- 9. 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: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,经过滤洗涤、干燥、称量得到143.5gAgCl固体;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(杂质不溶于水,也不参与反应),
- 10. 自然界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( )
- 11.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( )
- 12. 下列各组中,物质的俗称、名称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,且分类正确的是( )
- 13. 现有下列5种物质:①浓盐酸 ②石灰水 ③碳酸钠晶体 ④烧碱 ⑤浓硫酸,把他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,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:( )
- 14. 下列关于能的说法,不正确的是( )
- 15. 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,恰好完全反应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- 16. 下列有关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( )
- 17. 下列各组物质,能在pH=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,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( )
- 18.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( ) A.对酸的认识 B.对碱的认识 ①酸溶液中都存在H+ ②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帮助消化 ③酸雨的pH小于5.6 ①碱溶液中都存在OH﹣ 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、苛性钠 ③氨水可以作为氮肥使用 C
- 19.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,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:( )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NaOH溶液 Ca(OH)2溶液 先加入过
- 20.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。为确认其组成,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(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),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,装置③增重1.8g,装置④增重2.2g。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,不正
- 21. 有等质量的镁和铁,镁放入质量分数为10%的稀盐酸中,铁放入质量分数为10%的稀硫酸中,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。下列结果可能的是( )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⑤消耗的
- 22. 甲、乙、丙、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,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(部分反应物、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.“-”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,“→”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).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( )
- 23. 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种溶液中,分别含有Ba2+、Mg2+、Na+、H+、OH-、Cl-、CO32-、SO42-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。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,进行了下面实验: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,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;②将乙、
- 24. 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,男演员从甲处自由下落,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,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.由于存在空气阻力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- 25. 在H、O、C、Ca几种元素中,选择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(写化学式)。
- 26. 某同学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归纳,如图所示,回答下列问题。
- 27.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,郭老师做了如下实验:先在试管内加适量的水,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,然后撤去酒精灯,发现水停止沸腾了,此时向试管中马上加入氢氧化钠固体。请回答:
- 28. 为了验证铁、铜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,设计了如下实验:Ⅰ.将铁片浸入稀硫酸;Ⅱ.将铜片浸入稀硫酸;Ⅲ.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
- 29. 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,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。A、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,则A点的动能________B点的动能(选填“大于”“小于”或“等于”);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________(选填“增大”“减小”或“不变”)
- 30. 往一定量的酸(或碱)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(或酸)溶液时,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。请回答:
- 31. 等质量、颗粒相似的A、B两种活泼金属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,产生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。
- 32. 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3O4粉末.Fe3O4是由Fe2+、Fe3+和O2﹣按1:2:4的个数比构成的.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Fe3O4粉末的流程简图.已知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.
- 33. 小海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其温度的变化后,由于疏忽,未将盛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瓶塞塞紧,一段时间后,它可能变质了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:________。小海对该样品进行了系列探究:[提出问题1]:该样品真的变质了吗?[实验方案1]: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,
- 34. 学习了“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”的实验后,小军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: 步骤一: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静止滚下,打到A处木块,推动木块; 步骤二: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,打到A处相同的木块,推动木块; 步骤三:换一铁球乙(m乙>m甲)从斜面上F点静止滚下,打
- 35. 氮化铝(AlN)是一种新型材料。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。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,其反应方程式为①AlN+NaOH+H2O=NaAlO2+NH3↑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,但不生成气体。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
- 36. 某科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(NO3)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,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
- 37. 尿素[CO(NH2)2]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.尿素溶液能除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:CO(NH2)2+H2O+3Cl2=X+CO2+6HCl,
- 38. 2019年10月10日据“中央社”报道,日本学者吉野彰及另两位英美学者因为对研发锂离子电池贡献卓著,共同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。锂离子电池在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。如图最近兴起的智轨电车也用到了锂离子电池。其中胶轮、自动导向、锂离子电池供电是智轨电车的三
- 39.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,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,并取稀盐酸200g,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,结果如下: 实验 一 二 三 四 加入样品的质量/g 5 10 15 20 生成C
- 40. 说理: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,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?
- 41. 在一烧杯中盛有15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,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%的Na2CO3溶液,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.
- 42. 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:①取1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,经过滤洗涤、干燥、称量得到179.375gAgCl固体;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1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(杂质不溶于水,也不参与反应
- 43. 某铁矿粉,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(FeXOy),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,过程及数据如下。(注: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)ⅰ.取30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,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,烧碱溶液增重19.8g;ⅱ.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
- 44. (2017九·台州开学考) 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,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( )
- 45. 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,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( )
- 46. “XX 洁厕精”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:①轻松去除锈迹;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;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。其中,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()
- 47. 实验室里不同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,①NaOH溶液、②大理石、③稀硝酸、④NaCl溶液,这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试剂瓶中。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( )
- 48. 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- 49. 无论在工农业生产、生活中,还是科学研究中,都需要注意安全,下列关于氢氧化钠使用正确的是( )
- 50. (2017九·台州开学考) 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,则该无色溶液中( )